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_蓬草小说网>书库>武侠仙侠>明左> 第307章 实用学

第307章 实用学

  天才1秒记住网址 PengCao.com ,
  “工欲善其事、必先利其器,此至理否?”
  “圣人之言,自为至理。”
  一问一答,没人有异议。
  一是这句话乃孔子所说,儒家门徒不敢质疑;二是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,不管过去多少年,不管到了哪个时空,它都是至理。
  刘宗周的目的也不在此。
  他又问道:“对此至理,诸君可曾学而时习之?”
  这一次就连张采都凛声道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不敢偏差。”
  既然是至理名言,又有谁不会遵奉照做呢?
  刘宗周呵呵一笑,开始点题。
  “天道至理,我辈学而用之,是为知其然也。然器利之道,诸君明否?”
  场面一下子寂静下来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  刘宗周这个提问的角度,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大家不但没有从这个方面去思考过,更加不知道办法。
  可刘宗周的提问是错的吗?
  当然不是。
  谁都知道要做事成功,需要先把做事的工具造好。千百年来,人们就是这么认识的。
  但刘宗周问了一个儒家士人薄弱的一面:你们知道如何把工具造好吗?
  在场的所有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,唯有刘宗周的声音冲进诸人的灵魂深处。
  “知做事须器利,是为知其然也;不知器利之道,是为不知其所以然也。不知其所以然也,则知其然亦不能行也。吾辈士人,知其然,更须知其所以然。”
  现场一下子热闹起来,所有人都议论纷纷。更有不少人抓耳挠腮,欣喜无限,均觉学有所得,对于学问有了更深的感悟。
  刘宗周的话,如果在后世人来听,并不觉得多么了不起。
  因为后世人对于至理名言的认知,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的。
  就比如“水往低处流,”后世人人皆知,这是因为地球引力的关系导致的。
  可在这个时代,人们亦知“水往低处流”乃是至理,但水为何往低处流,却是这个时代人们不曾接触也解答不了的问题。
  刘宗周只用了一句孔子的名言,就将浮于表面的思想化为了接近实际应用的真才实学,自然效果非凡。
  张采尽量抵抗。
  “器利之道,匠人所为也。我辈士人,当善用匠人为己用,亦能成事也。”
  刘宗周当场驳回。
  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汝之言,可符实学本意乎?既匠人所为,则匠人可为士人乎?躬行之,则士人与匠人何异乎?”
  张采目瞪口呆,讷讷无言,竟不敢再抒发任何言论。
  他本能地察觉到,刘宗周的话很危险。
  他本是提倡实学之人,结果今日却说要借鉴匠人的成果。
  坐享其成,那还是实学吗?
  再者,既然“知其所以然”是匠人所为,那匠人算不算士人?
  儒家提倡学而时习之,那士人知其所以然了,必然也涉及到了器利之领域,士人是不是也是匠人了?
  可如果将士人和匠人混为一谈,那士农工商的划分还是正确的吗?
  他敢说这个阶层划分是正确的,那么理学立刻就成为无法实践的虚妄之学,为世人所疑。
  他敢说这个阶层划分是不正确的,那三纲五常也就是错误的了?
  而且这个阶层划分,乃大明太祖所推行,不赞成的话,岂不是有造反之嫌?
  张采赫然发现,无论自己怎么说,都危机重重。
  没奈何,只好闭嘴不言。
  可不说话,在众人看来,便是默认了刘宗周是对的。
  这一下子,张采彻底失去了对抗的资本,已然在这场论战中输的彻彻底底。
  不过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灰心丧气,因为刘宗周的讲学已经成为了主角。
  “我辈读书,不但要知其然,亦要知其所以然。如此方能透彻,则天下万物无所凝滞。圣人云,当行仁政。然如何行仁政?为何行仁政?或许有人说,当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。如何轻徭薄赋?其意义何在?如何实行?具体步骤如何?其中千丝万缕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若有不查,则仁政亦成坏政也。此乃知其所以然之意。”
  众人听的如痴如醉,更有人奋笔疾书,将刘宗周所言记录了下来。
  “仁”乃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,也是儒家在伦理、政治、社会等诸多方面定义的核心要素。
  什么是仁、如何阐述仁、如何行仁,始终都是儒家思考和钻研的课题。
  什么是仁这个课题,历经千年,儒家的认知不可谓不广泛和精准。
  如何阐述仁,儒家煌煌巨著浩如烟海,也足够夯实。
  唯独如何行仁,乃儒家学说最为粗糙的一面。
  就像士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“轻徭薄赋”一样,说了上千年了,听的人耳朵都起茧子了。
  这话对不对?
  当然对。
  可该如何轻徭薄赋?
  学过行政的都知道,这背后有着精深的经济学、社会学、行政学、管理学、人口学、地理学等等诸多学科考量在其中。
  儒家出身的官员,如果在官场里磨砺了之后,或许能知晓具体的实施办法。
  可糟糕的是,即使是这些实践过了的官员,也不会把自己实践的办法和过程记录下来。
  纵观他们的资料记载,也不过汇聚成那简简单单的“轻徭薄赋”四个字。
  以至于后来者看到的,依旧是这云山雾罩的终极定义,却看不到通往终极定义的途径。
  刘宗周阐述的道理并不高深,不过是希望儒家士人能够亲自去实践大道至理,然后将其“所以然”的东西告知给更多的人,让更多的世人对大道至理都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认识。
  从逻辑上来讲,任何人来反驳不了刘宗周的观点。
  但是……
  一旦儒家士人真的这么做了,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会离开故纸堆,而走入到现实世界来,去用现实世界里的情况来反证学问。
  无论这样的反证结果如何,都意味着儒学从此走上实用之路。
  显然,儒家思想里有许多是在现实里不能证明的东西,同样也有许多是可以被证明的东西。
  经过实用的验证过后,儒学必然会变得更加纯正,只有经过了实证的那部分才能具有生命力。
  显然,不具备生命力的都是什么呢?
  恰恰是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基础的天命论、三纲五常、阶层划分等。
  一旦这些东西被现实证明了没有用处和意义,那么就意味着封建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开始崩塌,必然会带来世人的思想解放。
  这就是刘宗周的深意。
  运用儒家原本的学说,号召士人知其然、亦要知其所以然,大力推广实用学。
  张采等人的实学,不过是号召士人按照圣人所要求的那样做,但他的实用学,则是号召士人们知道为何要这么做。
  这个差别,毫无疑问更进一步,也比张采的实学论更令人信服。
  但士人一旦遵照而行,带来的必然是儒学的巨变。
  当今之世,能够体会到刘宗周用心的,除了本阵营的寥寥数人之外,根本就不存在。
  最起码张采等人只是郁闷于无法反驳刘宗周的观点,浑没有想到这位儒学大宗师其实正在挖儒学的墙角。
  即使他们想要继续抵抗,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维系理学道统。
  可二者的学问理念,一个是固步自封、陈朽腐烂,另一个则是江河直下、浩浩汤汤,完全不具备可比性。
  世人逐利,在比较之后,如何选择根本就不存在悬念。
  张采苦心孤诣打造的这场论战,注定是给刘宗周的实用学说搭建了最好的舞台。
  今日情景传播出去,料来不用多久,必定会传遍天下。
  左梦庚、黄宗羲等人冥思苦想都不知道该如何传播新思想,却被刘宗周借力打力、羚羊挂角地做到了。
  从这方面说,大宗师不愧是大宗师。手段之高深,远不是他们这些小年轻可以比肩的。
  在场诸人,怔怔地看着御风伟岸的刘宗周,均都生起折服之心,同时也给这一场论战的判定了胜负。
  张采端坐不动,身型不知何时早已萎靡了几分,佝偻的样子与这昂扬的春日格格不入。
  他明白,自己的理想……
  破灭了。
  >>蓬草小说网 www.pengcao.com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